研究生代表性成果
研究生代表性成果:“亚洲-澳大利亚季风系统在1.5℃和2℃升温目标下的未来变化”
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季风降水的剧烈变化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生产,因此2015年巴黎协定指出我们要努力把全球变暖升温控制在2℃甚至1.5℃以内。基于最新的CESM低排放情景实验,该成果研究表明在未来巴黎协定升温情境下,21世纪末整个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域夏季降水有显著增加,尤其是东亚地区降水增强尤其显著。降水诊断分析发现在印度季风、澳洲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季风区域,全球变暖动力作用引起的上升运动减弱会抵消一部分热力作用导致的降水增强。但是在东亚地区,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都有利于降水增多,使得东亚地区降水更为显著。此外,未来亚洲-澳大利亚季风与ENSO的关系变强。这些结果意味着升温目标下,中国未来夏季洪涝灾害可能会更加严重,但同时气候可预报性会增加。与升温1.5℃相比,2℃升温情况下未来变化会更加剧烈。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入理解亚洲-澳大利亚季风的未来变化,理解巴黎协定升温目标的意义,可以为未来多模式的模拟结果提供参考。该成果于2020年12月被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接收,实验室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实验室固定成员吉振明副教授和董文杰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