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学术会议”顺利举办
2022年11月26–27日,第三届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气象局、扬州大学、兰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等十余家科研院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聚焦复杂系统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融合,围绕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复杂系统科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及应用等多个主题展开。会议开幕式首先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董文杰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院长陈晓松教授致辞。董文杰教授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复杂系统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多学科间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陈晓松教授回顾了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学术会议的发展历程,表示此次会议对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学者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图 董文杰教授致辞 图 陈晓松教授致辞
在参会代表合影后,会议正式进入学术报告环节。此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狄增如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段晚锁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丁瑞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邹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樊京芳教授、兰州大学胡淑娟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兰岳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诚教授、复旦大学陈国兴研究员、中国气象局龚志强研究员、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张永文副教授等11位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报告精彩纷呈,内容涵盖地球科学中的非线性、复杂性研究,复杂系统的概念、理论,非线性、复杂性分析新方法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等多个领域。围绕专家的特邀报告,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广泛且深入的讨论。
狄增如教授做“挖掘复杂系统中的简单规律”报告
段晚锁教授做“An ensemble forecasting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initial and model errors and a potential deep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applications to realistic typhoon forecasts”报告
丁瑞强教授做“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modulates the emergence
of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ño”报告
邹勇教授做“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气候系统中的应用”报告
樊京芳教授做“Teleconnections among Tipping Elements in the Earth System”报告
胡淑娟教授做“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的重大气候事件动力诊断研究”报告
兰岳恒教授做“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参数化重构”报告
孙诚教授做“大西洋海气系统振荡的机理及影响”报告
陈国兴研究员做“深度学习在云与降水物理学中的应用”报告

龚志强研究员做“复杂网络理论在气候领域应用个例简介”报告
张永文副教授做“地球复杂系统中的长期记忆行为研究”报告
除了11个特邀专家报告,此次会议还组织了11个学术口头报告,由来自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青年学者介绍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完成全部22个学术报告后,此次会议还组织了以“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与会专家纷纷积极发言,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交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经商讨,初步制定了下一步就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开办暑期学校的计划。
最后,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袁乃明感谢了参会专家和学者。本次会议有力推动了复杂系统与地球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今后实验室将继续积极打造多种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