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省气象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联合学术论坛在珠海召开
11月15日,由广东省气象局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联合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二号楼举行。此次论坛,是双方为共同落实中国气象局和中山大学共同签署的局校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碰撞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活力和锻炼科研骨干。广东省气象局曾琮副局长、科技与预报处李春梅处长、广东省气候中心张羽主任、广东省气象台胡东明台长、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涛副所长以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黎伟标副院长、杭建副院长、范绍佳教授、简茂球教授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董文杰院长主持。
曾琮副局长致辞
广东省气象局曾琮副局长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并明确表示将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持续合作,共同推动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国家前列,期望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能在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方面寻找更多突破点。董文杰院长指出,中山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责无旁贷,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认识,共同提高。
董文杰院长点评报告
论坛上,来自广东省气象局的邓涛研究员、赵中阔研究员、张旭斌研究员、胡娅敏正研级高工以、张华龙高工以及来自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刘飞教授、卢骁副教授、杜宇副教授、钟嘉豪副教授、乔少博副教授等十名青年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空间天气以及气象业务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广泛涉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等地方重大需求。
戴永久院士总结
在论坛的最后,戴永久院士做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办得非常好、紧凑而高效,特别肯定了广东省气象局的科研队伍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戴院士提出希望,期待未来能扩大论坛规模,让更多大气科学学院的优秀研究生能通过联合论坛这个平台向省局展示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并且以联合论坛为载体为广东省气象部门遴选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杨崧教授点评报告
本次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论坛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422)的资助,该项目也是双方共同组织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之一。
现场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