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
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牵头单位中山大学和参与单位广州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珠海市气象局、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佛山市气象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长期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和技术人员合计76人。其中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27人,中级职称13人。
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依托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参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人员有35人,其中教授14人,包括院士1人,千人计划教授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优青6人。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超过300篇,承担重要科研任务包括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30多项,经费超过1亿元。这里列举部分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情况。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主要参与人近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资助单位 | 主持人 | 年限 |
1 |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海陆气环境预警预报关键技术 | NSFC-广东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戴永久 | 2019- 2022年 |
2 |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特征和机理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反馈作用 | 国家973项目 | 科技部 | 杨崧 | 2014- 2018年 |
3 | 高分辨率全球陆面模式研发与应用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科技部 | 戴永久 | 2017-2022年 |
4 | 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耦合及应用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科技部 | 董文杰 | 2016- 2021年 |
5 | 多模式对气候要素预报的性能评估和不确定性分析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李庆祥 | 2018- 2022年 |
6 | 边界层和大气污染三维标准化探测技术的应用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范绍佳 | 2017- 2020年 |
7 | ENSO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和反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杨崧 | 2017- 2021年 |
8 | 珠三角西部干季边界层结构变化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观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范绍佳 | 2017- 2021年 |
9 | 青藏高原与西亚、北非和南欧气候变异的相互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杨崧 | 2017- 2020年 |
10 | 高分辨率陆面水文过程模式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戴永久 | 2018- 2022年 |
11 | 我国华北地区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董文杰 | 2017- 2020年 |
12 | 离子及分子团簇检测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赵军 | 2017- 2020年 |
13 | 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降水的季节内至季节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 国家基金委 | 杨崧 | 2016- 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