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ner

大陆排放对南海北部夏季云凝结核活化特性的影响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02-02

野外站副站长赵军教授团队积极参加了南海科学考察夏季航次观测实验,对南海北部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及其云凝结核浓度进行了实时在线测量利用2018年8月航次得到的宝贵观测数据,对南海北部海域大气气溶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军教授课题组博士生蔡明甫及其合作者发现,大陆排放对南海北部云凝结核的活化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海域大气气溶胶主要以硫酸盐为主,吸湿性远远大于城市地区。我国大陆及中印半岛排放的长距离输送对南海大气云凝结核活性有重要影响(图7),吸湿性参数κ值约为0.4,表明该海域大气云凝结核活性(以吸湿性参数表征)位于陆地大气和深海大气之间(图8)。该研究结果为近年来南海北部海域大气云凝结核活性受到大陆污染气团影响的首次报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颗粒物的区域输送及其产生的间接气候效应,同时对南海地区模式预报中云微物理过程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航次观测数据分析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中科院1区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影响因子为5.414)。

 

image-20210202101507-1

7 我国大陆排放和中印半岛大陆排放长距离输送对南海大气污染的影响

 

 

image-20210202101507-2

8 我国南海大气、大陆城市大气以及深海大气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值的对比图

 

 

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1. M.F. Cai, B.L. Liang, Q.B. Sun, S.Z. Zhou, B. Yuan, M. Shao, H.B. Tan*, and J. Zhao*, Effects of continental emissions on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activity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summertime 2018. Atmos. Chem. Phys., 20, 9153-9167 (2020). https://doi.org/10.5194/acp-20-9153-2020.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