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ner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启动暨增城基地揭牌仪式及学术委员会会议隆重举行

稿件来源:大气学院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1-03

20191231日,中山大学牵头的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启动暨增城基地揭牌仪式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气象局的增城基地隆重举行。

 

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戴永久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李华副处长、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余亮副处长、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梁建茵副局长、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广州市气象局刘锦銮局长、广东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张立波处长、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杨建林主任、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基地管理处芶祯成处长、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基地管理处张莉恒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非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宏昇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王韬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新明研究员、兰州大学教育部半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玉芝教授、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站长闭建荣高工、广东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世孝教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张斯虹书记、黎伟标副院长、袁文平副院长、师生及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参与单位广州市气象局预报处王蓓蕾副处长、珠海市气象局王丽文副局长、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高瑞泉副台长、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王宇骏站长、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何龙副站长、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张勇副站长、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张智胜主任、佛山市气象局代表顺德区气象局吴蒙副局长、广州市增城区气象局王和权局长等领导和代表、部分仪器供应商代表,共八十余人出席了项目启动暨增城基地揭牌仪式及学术委员会会议。

 

图
图
项目启动暨增城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20191231日下午230分,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启动仪式开始。

 

 

仪式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主持。董文杰院长首先代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李华副处长、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余亮副处长、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梁建茵副局长、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广州市气象局刘锦銮局长、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区宇波副主任分别致辞。

 

 

图
董文杰院长主持项目启动暨增城基地揭牌仪式
图
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致辞
图
科技部基础司平台处、省科技厅平台基地处、省气象局、省环境监测中心领导致辞

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近年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的学科发展表示肯定。随后,邰校长强调了大湾区气候环境观测研究对于大湾区社会发展及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要解决气象、气候、极端天气等问题,关键是要集合大湾区各项环境气象数据,结合中山大学超算资源与大气模型,做好环境气象研究。他希望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各参与单位之间可以通力合作,使大气科学学科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李华副处长在致辞中对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的相关规划做了简要介绍,她表示:未来科技部将按照野外科学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遴选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成为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希望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能坚持长期的野外观测,为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建设提供支持。

 

 

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余亮副处长在致辞中对广东省野外台站的建设历史、现状及未来规划作了简要介绍。

 

 

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梁建茵副局长在致辞中代表广东省气象局对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政府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广东省气象部门将与中山大学齐心协力,在气象研究与业务提升方面做出贡献,相信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成立必将对大湾区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支撑。

 

 

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广州市气象局刘锦銮局长在致辞中代表广州市气象局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近年来环境变化、极端天气日益加剧,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环珠江口气象观测是珠三角环境治理和解决大气污染的基础,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成立,可为珠三角应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大气污染治理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广州市气象局将一如既往支持观测站的各项工作,努力使环珠江口气象观测及研究步上新台阶。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区宇波副主任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当前广东省环境监测网络的情况。希望接下来广东省环保部门、气象部门与中山大学可以继续合作,借助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平台对污染演变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领导致辞后,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为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站长、副站长颁发了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颁发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学术委员会委员胡非研究员、张宏昇教授颁发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学术委员会委员王韬教授、王新明研究员颁发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学术委员会委员袁文平教授、范绍佳站长颁发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区宇波副站长、王春林副站长颁发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赵军副站长、杭建副站长颁发聘书

    因有重要公务,学术委员会顾问原科技部刘燕华部长、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建平教授、曾琮副局长未能到会。邰忠智副校长向到会的黄建平教授、曾琮副局长代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玉芝教授、广东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张立波处长,分别颁发了黄建平教授、曾琮副局长的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

图
邰忠智副校长向黄建平教授、曾琮副局长代表刘玉芝教授、张立波处长颁发委员聘书

下午335分,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城基地揭牌仪式开始。

 

 

仪式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主持,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梁建茵副局长、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广州市气象局刘锦銮局长、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杨建林主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李华副处长、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余亮副处长为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城基地揭牌。

 

 

图图
图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城基地揭牌仪式

下午405分,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会议正式开始。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部分领导嘉宾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图
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主持会议
图
学术委员会会议现场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主持。范绍佳站长首先介绍了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概况、主要基地设施与发展规划,随后会议听取了学术委员会成员、领导嘉宾关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议涵盖大数据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观测、业务和科研同步支撑、数据共享、研究方向及特色定位等多个方面,张小曳院士、戴永久院士对学术委员会会议作了总结,对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未来发展方向等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前瞻指导意见。

 

 

20191231日上午和下午会议前,董文杰院长、张斯虹书记、范绍佳教授陪同邰忠智副校长、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等领导嘉宾考察了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增城基地,范绍佳教授向领导嘉宾介绍了增城基地的主要观测设备及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获得领导嘉宾的高度评价。

 

 

图
2019年12月31日上午,范绍佳教授陪同专家考察增城基地
图
范绍佳教授向邰忠智副校长、张小曳院士等领导嘉宾介绍野外站基本情况
图

图

图
邰忠智副校长、张小曳院士等领导嘉宾考察增城基地
图
领导嘉宾在增城基地考察留影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急需解决的气候与环境问题搭建了观测平台、研究平台和交流平台,将产出一批有创新意义和具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有利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提高争取和完成重大项目、创新发展的能力。本次会议为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图
参会人员合影

 

来       源:苗圣杰

初       审:范绍佳

复       审:余伯俊

审核发布:董文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