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发射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

    北京时间10月9日上午7时43分,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英文简称ASO-S)送入预定轨道。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象征着华夏儿女对日月星辰变化的探索与认知。在嫦娥一号“奔月”即将迎来15周年之际,夸父一号也正式开启了“逐日”的征程。

image-20221012104657-2

    “唯人心与太阳不可直视”,我国的夸父一号却可“直视”太阳,对其进行成像观测。其搭载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和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三台有效载荷相互配合,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对太阳磁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同时进行观测。卫星设计寿命4年,运行在高度约720公里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

    一年前,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完成在轨飞行实验。今年八月,其探日成果正式发布,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空间太阳Hα(氢阿尔法)波段光谱的扫描成像。Hα波段是太阳活动在太阳低层大气中响应最强的谱线,能够直接反映太阳爆发的源区特征。相当于给太阳低层大气做CT扫描。分析扫描得到的精细的光谱数据,可以了解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建立太阳爆发从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积累、释放、传输的完整物理模型。

image-20221012104724-3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地基太阳观测台站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我国目前计划中的先进地基太阳天文台(ASO-G),其主力观测设备是8米口径的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GST)和1米级别口径的日冕仪。目前美国和欧洲正在研制4米口径的下一代地基太阳望远镜,空间分辨率为0.03角秒,而中国CGST的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至0.015角秒。若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望远镜能如期投入运行,将能组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全球日不落高分辨率太阳观测网络。

    追逐着夸父的脚步,我国这一系列卫星和地基观测台站计划的推进,必将开启人类太阳探索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