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行星科学”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2年6月16日,中山大学“行星科学”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在海琴2号楼A218室举行。会议邀请了行星科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就行星科学专业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锐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戴永久院士、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胡永云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汪毓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魏勇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教授出席会议。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副院长黎伟标教授、副院长杭建教授等领导班子成员,空间与行星科学系系主任崔峻教授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黎伟标教授主持。

 

image-20220617173812-3

图一 线下参会的大气学院教师

 

    董文杰院长代表学院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来为行星科学新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崔峻教授汇报了中山大学行星科学方向的基本情况及设立本科专业的建设方案。他在报告中强调了当前国家战略布局、科学探测和经济发展对行星科学人才的迫切需求,论证了当前已具备设立行星科学本科专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并详细阐述了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image-20220617173722-2

图二 与会专家就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与会专家就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设立行星科学本科专业正当其时:在国内外月球和深空探测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行星科学领域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在中山大学设立行星科学专业,利用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契机,有望培育出新的一流学科,为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专家们同时认为,中山大学具备设立行星科学本科专业的良好条件,新专业的建设方案总体可行,预期将持续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满足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迫切的人才需求。专家们就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学科团队将在随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争取早日设立行星科学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