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吴红红博雅博士后报告

太阳风湍流的多尺度能量传输

主题
太阳风湍流的多尺度能量传输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海琴2号楼A218会议室
主讲人
吴红红 博士
主持人
曹雨田 博士

2022年3月3日,北京大学吴红红博雅博士后的主题报告《太阳风湍流的多尺度能量传输》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楼A218举行。通过吴红红博士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太阳风湍流具有与流体湍流类似的三个分区结构,分别为大尺度含能区、中尺度惯性区和小尺度耗散区。其研究首次给出低频拐点扫频供能率的计算方法,利用PSP数据发现0.17-0.7au内低速流中的扫频供能率和太阳风质子加热率一致;利用UIysses和Helios数据,发现在0.29-4.8au内的高速流中,两者依然吻合,并且也首次给出0.17-0.7au内冯卡门衰减率的径向变化,发现其与扫频供能率一致。她们的工作将太阳风湍流的能量供应、能量串级和能量耗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太阳风湍流多尺度能量传输的物理图像,揭示了太阳风湍流能量传输率的径向发展。

报告人简介:吴红红,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201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双学位,2020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穆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交流一年。研究领域为空间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风湍流、太阳风动力学和日球层物理。现已发表SCI一作论文10篇。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亚太物理联合会等离子体物理U30青年科学家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第6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