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葛亚松研究员报告

火星磁场特性研究进展

主题
火星磁场特性研究进展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海琴2号楼A218
主讲人
葛亚松 研究员
主持人
崔峻 教授

2021年0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葛亚松研究员的主题报告《火星磁场特性研究进展》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楼A218举行。我们了解到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接近的行星,是国际深空探测研究的主要目标。之前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对火星磁场的探测发现火星目前没有全球性的偶极场,主要以岩石圈剩磁为主,分布呈现南北半球的强烈不对称性。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的成功实施,结合国际在轨火星探测器,已经初步形成对火星磁场的立体探测研究体系。葛亚松研究员的报告结合了国际火星探测数据,初步探讨“天问一号”-"祝融号”着陆区域磁场探测资料,汇报了关于火星表面磁场、变化磁场、空间磁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葛亚松,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葛亚松博士主要针对行星磁场探测、月球与行星磁场演化、行星磁层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迄今为止共发表SCI论文45篇,曾获得了THEMIS项目组特别贡献奖和 NASATHEMIS 团队贡献奖。承担了“澳门科学卫星一号"FGM矢量磁力仪和月球CE-7月表磁场测量仪的研制,主要参与了XX-5号小卫星星座磁通门传感器“天问一号"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等深空磁探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