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尧中华特聘研究员报告

后哈勃时代木星极光研究进展

主题
后哈勃时代木星极光研究进展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海琴2号楼A218会议室
主讲人
尧中华 研究员
主持人
崔峻 教授

2020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尧中华研究员的主题报告《后哈勃时代木星极光研究进展》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楼A218举行。尧中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行星极光与地球极光的对比研究,及其观测手段、原理和方法。进而回顾了后哈勃时代木星极光研究的关键进展。他认为木星作为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其极光辐射能量也是最大的。然而木星巨大的极光辐射却是由内部小小的天然卫星所驱动的。在过去数年时间内,大量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极光观测得以与诸多其他木星观测资源配合实施观测,从而获得了关键的研究突破。主要研究包括木星极光观测与IO火山活动相关性等。最后尧中华研究员展望了未来我国可能的巨行星探测手段。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师生与尧中华研究员进行了积极和深入的讨论。通过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单位间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合作。

尧中华报告

报告人简介:尧中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获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资助,主要从事行星空间环境扰动研究,在Nature Astronomy等国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NASA,ESA或AGU选为亮点报道。获EGU颁发的Arne Richter奖,是首位因为从事空间和行星科学研究获EGU Union奖项的华人科学家;获NASA的卡西尼卫星团队成就奖;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Winton Award;获欧盟玛丽居里fellowship资助,任PI;获得国际空间物理研究所北京分部资助,任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