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彭宇翔博士主题报告

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硬件在环仿真卫星编队飞行:新型多尺度空间天气观测项目孵化器

主题
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硬件在环仿真卫星编队飞行:新型多尺度空间天气观测项目孵化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红楼1号楼会议室
主讲人
彭宇翔
主持人
钟嘉豪

    2020年1月6日,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彭宇翔博士的主题报告《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硬件在环仿真卫星编队飞行:新型多尺度空间天气观测项目孵化器》在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号会议室举行。彭宇翔博士先为我们简单概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硬件在环仿真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弗吉里亚理工GNSS实验室开发的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特点,以及讲解卫星编队飞行这种新兴卫星技术相对传统的空间天气观测手段的优势。彭宇翔博士通过多方面展示多颗小卫星的团队协调合作可以提供更灵活且低成本的多点观测,并通过针对不同区域的各类电离层结构,可以实现利用星载卫星导航接收机为卫星编队飞行定轨导航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子密度和不规则体等的观测。报告期间,老师和同学与彭宇翔博士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报告现场

彭宇翔博士报告会现场

 

主题报告

​彭宇翔博士正在做主题报告

​    彭宇翔博士简介:彭宇翔于2014年在中山大学理工院物理系本科毕业,2015年8月-2020年5月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方向)博士学位,并在2017年5月被授予电气工程理学硕士学位。目前发表6篇论文和10余次大型国际学术报告。读博期间,彭宇翔从事多项科研和教学辅助,研究课题主要围绕多频多星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卫星定轨、控制、通讯、空间天气遥感观测和相关软硬件系统开发。2017年5月到8月,访问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卫星大地测量学研究中心,从事多卫星导航定位软件接收机课题研究。2018年5月,正式加入美国汉普顿国立航天航空研究院磁层-电离层科学研究团队(MIST),协助多频GPS接收机运行,数据处理分析,电离层监控和超低频(ULF)波观测等相关工作。2019年9月到12月,在美国加州高通公司实习,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研究和专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