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晖副研究员报告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海滨红楼3-218

柴立晖

    2019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柴立晖副研究员应邀来到中山大学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作了题为《金星和火星上诱导的全球性环形磁场》的报告,并进行了学术讨论。由于金星和火星没有类似于地球的全球性偶极磁场,这两个星球附近的磁场主要受行星际磁场控制。以前人们的研究认为,在金星和火星电离层高电导率等离子体和太阳风的共同作用下,行星际磁场在行星的向阳面发生磁场堆积,而在背阳面拖曳。最终形成了金星和火星的诱导磁层。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火星夜侧高电子密度的电离层和那里的离子向太空逃逸的过程。在这个背景下,柴立晖副研究员通过分析卫星数据,发现在火星和金星夜侧除了有行星际磁场拖曳导致的磁场,还普遍存在一个环形的磁场。这个环形磁场与火星和金星夜侧尾向的电场一致,为我们研究金星和火星夜侧电离层离子逃逸提供新的线索。

    柴立晖副研究员简介:柴立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密歇根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风与行星的相互作用,结合卫星观测和全球三维混杂模拟研究了金星和火星的感应磁场,在火星、金星和土卫六等无磁有气星体上发现了共同存在的全球性环形磁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