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坑研究团队赴内蒙古开展野外考察
发布日期:2017-06-27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撞击坑研究工作快速发展。至今,全球已证实发现191个地球撞击坑。地球撞击坑研究对了解太阳系天体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地球系统,如环境变化和矿产资源具有重大影响。中国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 %,但迄今为止仅有辽宁岫岩撞击坑被证实。太阳系撞击历史和地球撞击坑的分布规律表明中国应存在大量未被证实的撞击坑。
自2014年开始,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空间与行星科学系肖智勇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寻中国境内的撞击坑。通过中德联合野外科考,该团队在2014年成功证明内蒙古多伦环形构造不是撞击成因(Xu et al., 2017 MAPS)。
近年来,该团队对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直径约300米的环形构造开展多次野外考察和样品分析工作。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了该环形构造的厘米级高分辨数字高程模型;使用岩石薄片,搜寻可能的冲击变质证据,使用金属探测器搜寻可能的陨石残片。由于小撞击事件固有的地质特征,目前地表并未发现撞击成因的绝对证据。但是,区域地质与比较地貌研究表明地外天体撞击是该环形构造最可能的成因机制,因此,将该环形构造命名为海拉尔疑似撞击坑。该研究成果《Hailar crater – A possible impact structur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发表在地貌学国际顶级期刊Geomorphology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