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大气甲烷逃逸研究

  作为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泰坦(土卫六)的大气组分与早期的地球大气非常相似,因此备受关注。其中,泰坦大气中的甲烷在光化学作用下会形成大量的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也被认为与生命的起源密切相关。因而关于泰坦大气甲烷逃逸的研究由来已久。

  根据卡西尼质卫星质谱仪数据,科学家们推断出泰坦的甲烷总逃逸率在1027每秒左右。后续的一系列关于泰坦甲烷热逃逸(金斯逃逸)的研究得到的甲烷逃逸率基本在1020-1024每秒的范围内。这一值于甲烷总逃逸率相差甚远,所以甲烷逃逸很有可能是由非热逃逸主导的。

image-20200628155805-3

图1、泰坦大气中氮气和甲烷的溅射率,包括有化学参与和无化学参与两种情况(摘至Gu et al. 2019)

 

 

image-20200628155805-4

图2、不同化学反应类型引起的泰坦大气含氮和含碳分子的逃逸率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分别研究了泰坦大气中甲烷最主要的两种非热逃逸机制:溅射逃逸和化学逃逸。结合了卡西尼卫星数据,泰坦大气化学模型以及蒙特卡洛粒子模拟,我们计算出来的甲烷溅射逃逸率和化学逃逸率都在1025每秒以上。我们的研究确认了非热逃逸对于泰坦大气甲烷逃逸的主导作用,并基本解释了泰坦的总甲烷逃逸率的由来。上述工作均发表于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

 

  1. H. Gu, J. Cui, D.-D. Niu, et al., Monte Carlo calcul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sputtering yields on Titan. A&A, 2019, 623, A18
  2. H. Gu, J. Cui, P. P. Lavvas, et al., Dayside nitrogen and carbon escape on Titan: the role of exothermic chemistry. A&A, 2019, 633,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