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空间天气系 暨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
2021年推免生招生
2021年推免生招生
实验室简介
中山大学空间天气系暨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Planetary Environmental and Astrobiolog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PEARL)是我国空间科学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和教学机构,以行星科学为旗舰方向,是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创始成员之一以及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重要成员。面向国家深空探测战略需求,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与太阳系天体各圈层基本自然规律以及圈层耦合机理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天体的自然环境及宜居性条件,深刻揭示地球系统的演化规律和驱动机制。
实验室现有20余名工作人员,其中正、副、助理教授10人、专职副研究员5人、博士后7人、以及行政助理2人,另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30人。负责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崔峻教授。
研究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崔峻、肖智勇
硕士生导师:何兆国、钟嘉豪、赖海容、段爱英、李坤、俞江、易治宇、顾浩
主要研究方向
1.行星大气与空间环境:行星大气与电离层基本规律、行星磁层动力学、行星际尘埃等
2.行星地质:表面地质过程、撞击历史、构造/气候耦合效应、气候变化深部动力学机制等
3.日地空间环境:太阳物理、地球辐射带动力学、电离层气候学变化特性、电离层对空间天气事件的响应、空间天气预报等
科研成果
实验室成员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在国际一流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在国内多个重要空间探测与空间科学项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嫦娥探月系列探测工程、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首次主带彗星133P探测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防科工局重点专项等。
国际合作
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重大项目,并曾荣获金星快车杰出贡献奖(欧洲空间局)、Cluster-双星杰出贡献奖(欧洲空间局)、信使号团队成就奖(美国国家宇航局)、卡西尼团队成就奖(美国国家宇航局)等国际奖项。
团队成员还多次访问美、英、德等地的各大高校并与之保持长期合作。
招生信息
本实验室长期招收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物理、天文、数学、计算机、地质、地理等相关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若干。
联系人:赖海容 laihr@mail.sysu.edu.cn
主页:http://atmos.sysu.edu.cn/pearl/
学生培养与待遇
本实验室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与能力,研究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具体科研方向。研究室鼓励学生每年参加1-2次国内/国际会议。博士生在学期间安排到国外合作实验室访问工作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同时根据学生论文发表情况,设立额外的科研奖励。
毕业生去向
实验室往届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国外高水平学术机构进行深造或就职各大高科技公司。
多名毕业生获得多种国内人才计划支持在国内知名大学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学生近2年发表的中科院一/二区论文
- Niu, D.-D., et al. (2019). A test particle Monte Carlo investigation of the CH4 torus around Satur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57, 15.
- Gu, H., et al. (2019). Monte Carlo calcul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sputtering yields on Tita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623, A18.
- Cao, Y.-T., et al. (2019). Structural variability of the cross-terminator Martian ionosphere: Implications on plasma sourc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Planets, 124, 1495.
- Gu, H., et al. (2019). Dayside nitrogen and carbon escape on Titan: The role of exothermic chemistry,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633, A8.
- Y. Wang, et al. (2020), The minimum confidence limit for diameters in crater counts. Icarus, 341, 11364
- Gu, H., et al. (2020). The neutral heating efficiency in the dayside Martian upper atmosphere,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59, 39.
- Cao, Y.-T., et al. (2020). Field aligned photoelectron energy peaks at high altitude and nightside of Tita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Planets, 125, e06252.
- Zhang, Q., et al. (2020). Atomic oxygen escape on Mars driven by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and excitation,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59, 54.
- Niu, D.-D., et al. (2020). Energetic electron depletions in the nightside Martian Upper Atmosphere Revisited,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pace Physics, 125, e2019JA027670.
- Wang, X. et al. (2020).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n Titan’s upper atmosphere: The role of wave dissip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Planets, in press.
研究平台
多台数据存储计算服务器、磁层电离层监测系统平台、行星环境实验室模拟系统等。
设备及实验基地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