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开学礼!大气新生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上开启大学篇章

发布人:张钰茜

金秋送爽,海风习习。9月27日下午,大气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隆重举行。学院新生齐聚于此,在碧海蓝天之间,共同开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学新征程。学院领导、兄弟院系嘉宾、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气象部门的专家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大气科学学院开学典礼于“中山大学”号上举行

在庄严的氛围中,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作开场致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气人,肩负着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他勉励全体新生珍惜在中山大学的宝贵时光,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追求卓越。

董文杰院长讲话

我院副院长杭建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讲话。他指出,学院不仅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更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朝气与不懈奋斗的活力。他鼓励同学们尽快融入集体,传承学院精神,在未来的学习科研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成长。

教师代表杭建教授讲话

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徐路遥同学、硕士研究生新生代表王秭铠同学、博士研究生新生代表高俊欣同学先后登台发言。他们表达了对即将开始的中大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投身大气科学事业的坚定决心。

 

 

本科、硕士、博士新生代表发言

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郑慧教授为2025级本科生班主任代表郑重颁发了聘书。

郑慧书记为班主任颁发聘书

主会场议程结束后,全体2025级新生在“中山大学”号上合影留念,航拍镜头记录下这充满纪念意义的瞬间,也定格了新生们扬帆起航的青春风采。

开学典礼现场合影

主会场议程结束后,师生们随即投入到各具特色的分会场活动中。聚焦“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的分会场邀请到了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古博教授、王久珂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训来高级工程师,以及我院副院长黎伟标教授等重量级嘉宾,他们就双学位项目的培养前景、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前沿等进行了深入分享。

“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分会场

大气科学类专业分会场迎来了来自气象业务一线的专家领导:珠海市气象局副局长董娟、深圳市气象局科技与数据管理处处长刘东华、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王春林,为同学们带来了气象业务经验实践、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旱涝灾害监测研究等方面的宝贵行业洞见。我院袁乃明教授也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山大学“智慧大气”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特色培养计划。

大气科学类专业分会场

行星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在分会场学习了我院李荐扬教授题为《从地球到深空:行星际漫游展望》的主题报告。吴蕴华老师带领学生解密陨石科研价值,作《追“星”指南:陨石里的科学密码》主题报告。现场还举行了特别的太空探索科普图书赠书仪式。会后,师生自由讨论,气氛热切。

行星科学专业分会场

在开学典礼前后,我院新生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分组对“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国之重器的先进科技与海洋科考事业的宏伟壮丽。

新生分组参观“中山大学”号科考船

本次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举行的开学典礼,不仅是一次隆重的入学仪式,更是一场生动的专业认知与海洋情怀教育。它象征着大气科学学院新一代学子“乘风破浪、向海图强”的远大志向,也预示着他们将在学校、学院的精心培育下,在服务气象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新起点,新征程,大气学子们已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