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两会精神,书写青年担当——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开讲

发布人:孔繁嘉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时代变局中找准人生坐标,319日与20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与党委书记郑慧分别在南校园和珠海校区为2024级、2023级本科生讲授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两场课程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贯通学科发展前沿,为学子们指明新时代气象人的使命担当。

董文杰院长:锚定发展坐标系 争做气象强国追梦人

319日下午,董文杰院长以贯彻两会精神,探讨中大学子使命及大气学子发展机遇为主题,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课程从两会精神解读、学科发展机遇、青年成长路径三个维度展开,为初入气象殿堂的学子擘画发展蓝图。

聚焦两会精神,解读时代命题。董院长详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政策中提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为大气科学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结合国家提出的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的建设要求,强调大气学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这为大气学科发展锚定了新坐标。

夯实学科根基,锻造硬核实力。董院长重点介绍学院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成果,包括三沙市戴永久院士工作站、岸基-船载气象雷达观测网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南海空间天气综合探测系统、海--气智能观测系统等的建设与应用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通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擘画成长路径,激扬青春梦想。董院长最后鼓励大气学子在学习、科研和未来工作中,积极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董院长鼓励大家树立远大志向,勇于担当大气使命,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气候治理贡献力量,在国家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郑慧书记:贯通历史未来 书写青年答卷

320日,郑慧书记以贯彻两会精神书写青年担当为主题,为2023级本科生带来充满思辨深度的思政课。课程以独特的解析视角,引导学生在时代坐标系中找准定位。

透视发展全局,把握战略机遇。郑书记首先阐述了大气科学发展的国家与全球背景: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前所未有,AI技术重塑气象学科态势前所未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前所未有。她列举华为盘古气象大模型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学院永兴岛观测站积累关键数据等案例,揭示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

解码中大担当,诠释改革突破。介绍学校四深战略布局时,郑书记重点讲解珠海校区深蓝(海洋科学)、深空(空间科学)学科群建设。她特别提到智慧大气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培养:依托大气科学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交叉学科优势,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前沿学习与研究机会,助力学生成长为解决智慧大气领域复杂问题的拔尖人才,我院已有首批18名大一、大二同学通过遴选。

 

锻造核心能力,践行知行合一。郑书记强调,面对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同学们要立足专业、胸怀大局,在实践中锤炼服务本领。她提出将政治素养培育与核心技术攻关相结合,既要夯实气象学科基础能力,也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治理工具。

结语:气象万千催奋进 青春报国正当时

从南海岛礁气象观测到青藏高原科考,从数值模式攻坚到AI技术创新,大气科学学院始终将育人阵地延伸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正如董院长所强调,大气学科应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大气学子既要夯实专业根基,更要主动对接双碳战略等国家需求。在服务双碳战略、保障气候安全的新征程上,中大气象学子必将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