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干育新人 向海图强建新功——“中山大学”号执行返厂设备加装、保修维护项目暨搭载科考航次
近期,“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展天气雷达安装、保修维护、中间检验项目工程,为充分利用返厂航渡时间进行科考作业,海洋科学考察中心组织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浙江大学以及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共计25名师生参加了航次。
航次进行前,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研究成立“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返厂设备加装、保修维护项目临时党支部,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副主任吴海铭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6月12日上午10时,参航人员齐聚科考船餐厅召开航次动员大会,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对大家前来参航表示欢迎,指出本航次时长虽短但内容丰富,希望未来可以依托本航次的实验数据产出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对科考队员提出3点殷切期望:一是心系海洋生态,注意环境保护;二是互相协作,
开拓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三是以本航次为纽带促成更多跨学校、跨院系合作。随后蓝明华船长介绍了航次计划、生活设施情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上午11时,航次临时党支部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召开,临时党支部书记吴海铭副主任主持会议。于卫东副院长代表学院党委宣读了《中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委员会关于成立“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返厂设备加装、保修维护项目临时党支部的通知》。吴海铭副主任指出本次返厂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勉励党员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协同配合,高效推进工作任务。人工智能学院参航教师代表陈陟老师指出师生要珍惜本次参航机会,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科交叉合作。
随后蓝明华船长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六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与会党员结合个人工作学习踊跃发言,交流心得体会。

本次航次为设备搭载航次,参航科考人员借助便携式光谱仪、海洋激光雷达、走航水质仪、智能机器人等先进科考仪器开展多学科观测和设备测试等任务,保障科学研究需求。


科考之余,临时党支部精心组织了两次摇摆课堂,共计5个专题报告,涉及人工智能、海洋科考、桥梁工程等多个学科,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听讲。




16日下午17时,“中山大学”号靠泊长兴岛江南船厂码头,至此,本航次圆满结束。参航师生满怀振奋激动心情,喜悦与自豪洋溢在脸庞,离船之际相互分享着航次体验,表示将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希望有机会再来参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