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我院师生党员赴江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党员红色文化素养,11月20日-21日,我院开展师生党支部委员赴江门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现场教学、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20日晚,抵达江门后,同志们首先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研讨。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21日上午,师生党员首先参观了开平市博物馆,了解开平的历史发展、名人风貌、人文风俗与碉楼文化等。通过观看历史实物、珍贵图片及文献资料,同志们从多角度了解侨乡的历史文化变迁,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辉煌历程的认识。



全体师生党员赴开平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随后,同志们前往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重温革命先烈的斗争历史。陈铁军烈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是我校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的浓厚记忆,其与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革命精神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代中大人。通过参观学习,师生党员进一步了解周文雍、陈铁军的英勇事迹,强化了党史教育,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全体党员向烈士默哀致敬

全体党员参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
下午,师生党员集中前往南楼七烈士抗日旧址参观学习。抗日战争末期,七名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八天九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到日军残忍杀害。触目惊心的战斗留下来的痕迹、墙上留下来的遗书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者们的坚强意志,让全体党员深受震撼。通过瞻仰革命遗迹,大家深切感受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以及“尽忠为国为乡”的爱国主义精神。

党员参观赤坎南楼旧址
此外,同志们还参观了塘口“天下粮仓”。近年来,塘口镇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和“碉楼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品牌,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党员们通过了解乡村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参观塘口“天下粮仓”
最后,全体党员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大家各抒己见,分享学习。大家表示,本次红色教育活动,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将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必将这次学习的成果融入到党支部未来的学习和建设中。
部分党员心得体会:
通过参观开平南楼七壮士抗日旧址,重走司徒七壮士的英雄之路,我感触很深。其顽强拼搏、视死如归、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当今,我们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我们要更加积极学习、传承和弘扬司徒七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奋斗。
——陈敏丹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去到了开平市博物馆,了解了很多开平的历史文化。开平的碉楼,在动荡与杀伐已成过往的今天,见证了中西文化的融汇与交流。随后来到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到达陵园的那一刻,天空飘起了雨滴,似乎是对这些少年英烈的惋惜和缅怀。同时那一个个墓碑上的刻的时间惊醒了我,他们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处于花样年华的少年啊,来这世上短短须臾数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让我们铭记了历史,换取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董天云
通过参观广东省江门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学习周文雍陈铁军的英雄事迹,我深有感触。面对敌人的酷刑,二人坚决不低头,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刑场上的婚礼”。“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正是周文雍和陈铁军的英雄事迹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不畏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当今,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发展的最佳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传承和发扬周文雍和陈铁军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己力。
——李桢楷
开平市博物馆向我们全面展示了这座城的发展历史、名人名事和风俗文化等内容,了解到其独特的碉楼文化,以及一批战士与华侨的爱国之事。在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高大肃穆的纪念碑前,我们肃然起敬。在南楼七壮士抗日旧址,每踏上一级阶梯,每登上一层楼,每看到一个枪眼与弹孔,就能多体会到一分壮士们抗击敌人的艰辛,多领悟到一分侨乡人民伟大的爱国精神与无私奉献的力量。
——谢钱佳
这次红色教育培训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与美德,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我要继续努力,用严谨的思维探索科学,期待未来的科研生活中,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祖国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黎煜满
此次开平红色教育学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刑场上的婚礼”的主人公周文雍和陈铁军、南楼抗日七壮士,他们是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甚至比我们还小的爱国青年,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为之付出生命的行动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生长于和平繁荣年代的普通的我们,虽然很难像他们那样为祖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贡献,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为祖国、为社会、为学校、为集体贡献力量,时时事事体现一个优秀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
——任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