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大会,中大人从一首歌开始

发布人:刘颖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4)于12月3日到12月15日在波兰卡托维茨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表示:“我们现在遇到了麻烦。气候变化比我们想象的来的还要快。对于很多地区、人们甚至国家来说,这已是生与死的问题。”两周的会议时间里,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讨论制定了一本“规则手册”,确保各国坚持三年前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做出的承诺,也对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则进行详细说明。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咨商环境委员会秘书长、

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主持边会——“中国科学家在行动”,会上做报告“昨日能否重现?”

 

    会议开幕后,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未来地球中国委员会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家在行动”边会在联合国经社部——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馆举行。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主持边会并做报告。

 

        报告上,董文杰教授从一首经典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开始,娓娓动听的歌曲带出了本次报告的主题。自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持续增加,这不断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最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现在不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气候系统,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就难以有机会回到过去的状态,再哼起这首经典的歌曲。

 

        此外,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副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研究员,清华大学滕飞副教授分别从中国发电转型、中国气候变化适应性和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等角度,介绍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刘燕华主任出席边会。他指出,科学为未来服务,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中国政府投入很多,以鼓励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研究气候变化问题,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未来地球中国委员会、中山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秘鲁自然与可持续发展协会也联合在COP24主会场主办了边会——“未来地球计划”在中国。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任刘阳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辞。董文杰教授主持边会。

       

        会上,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作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未来地球计划”背景和发起历史,重点说明了“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的成立和近年来系列活动。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指导委员会委员、科技日报刘亚东主编强调了生态文明将有效克服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而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副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系统梳理了中国能源方案,强调了中国的减排力度和决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 International Ecosystem Management Partnership项目主管谭迪文女士介绍了团队在尼泊尔开展的减缓与适应性实践。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咨商环境委员会秘书长、

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主持边会——

“未来地球计划”在中国

 

     我院董文杰教授通过两场边会向国际社会阐明了气候变化是人类当下面临的全球性的重大挑战,在国际社会中有着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影响。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同舟共济、相互借鉴、相互尊重,齐心协力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部门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中国科学家在气候变化领域有着丰硕成果和可行经验。

 

      “未来地球计划”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组建的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2014-2023)。2018年5月,第二届“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与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同时落户中山大学。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任两个秘书处的秘书长。

 

      我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成功申请主持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项目,建立起“气候变化及应对平台”。依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我校在天气和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迅猛,在服务国家战略、应对气候变化人才培养和研究方面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