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2024年“逸仙大气论坛”系列讲座第50讲)对流自聚合动力学:干区形成与演变
对流自聚合动力学:干区形成与演变
发布人:谢晓敏
发布日期:2024-11-07
主题
对流自聚合动力学:干区形成与演变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海琴二号B102
主讲人
谈哲敏 院士
主持人
王东海 教授
报告摘要:
大气对流触发、形成与发展、演变是大气中一个最为基础性过程,其对大气的反馈过程对对流性天气系统、气候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流自聚合过程可视为初始均匀湿度和温度场中同时发生干区出现/扩大与湿区的收缩/增强过程。作为对流自聚合中湿区的孪生兄弟,干区在对流自聚合过程中对区域的湿度和能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对流自聚合中干区的触发,特别是其边界层中的持续变干过程。在干区边界层中,空气密度增加导致高压异常增强,从而驱动边界层辐散流放大并引起边界层下沉运动增强。下沉变干的虚拟效应抵消了下沉变暖和边界层过程,进一步增加了边界层空气密度。分析表明这种 “干-下沉”反馈是这导致对流自聚和中干区形成根本性机制。事实证明,即使在非常大规模(3000 公里 39000 公里)的云分辨对流自聚合模拟中,这种“干-下沉”反馈也非常重要。
主讲人简介:
谈哲敏,1965年生,江苏宜兴人。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九届理事会理事长、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谈哲敏主要从事大气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与大气可预报性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台风动力学和灾害性天气预测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产生重要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