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暨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017年第54讲)
流星观测在行星大气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12-07
主题
流星观测在行星大气研究中的应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珠海校区教学楼F405
主讲人
叶泉志 博士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GROWTH学者
主持人
陈俊文 博士
主讲人简介:
叶泉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GROWTH学者。2010年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学士学位,2016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近地小行星、彗星、流星等。
报告摘要:
流星是来自宇宙空间中的流星体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发光现象。流星体虽然来自太空,但流星本质上是一种大气现象,对流星现象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热层底部(80-120公里,即流星通常的出现高度)的了解。太阳系其他大行星上也会出现流星现象,能为我们了解这些行星的大气性质和所处环境提供一扇独特的窗口。本报告将介绍常用的流星观测技术,以及流星观测在行星天文学及大气化学中的应用,同时还将讨论地外流星观测这一新领域的现状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