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术报告之三十三

基于深空探测数据的行星高层大气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主题
基于深空探测数据的行星高层大气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南校区地环大楼B401
主讲人
崔峻

报告题目:基于深空探测数据的行星高层大气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主讲人:崔峻

时间:2016年9月22日下午15:00

地点:南校区地环大楼B401

主讲人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行星物理创新单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创新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行星大气及演化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行星大气与空间环境方向的研究,涉及行星高层大气、电离层及其与行星磁层、太阳风的相互作用。多年来广泛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深空探测项目,如卡西尼-惠更斯项目、金星快车项目、嫦娥项目等,曾获欧洲宇航局(European Space Agency)颁发的金星快车杰出贡献奖。迄今为止在JGR、GRL等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引文约1200次。

 

报告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日趋成熟,行星科学(比较行星学)逐步成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延伸。这种延伸至少有两个意义:

(1)在科学基础上,行星系统是验证地球系统已知规律的理想实验室,同时行星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地球科学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的提出;(2)在技术层面上,行星探测科学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可以为航天技术、就位以及遥感测量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随着嫦娥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开始制定宏伟、持续的深空探测规划,将科学探测目标逐渐延伸到月球以外的其它行星系统,这为行星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报告将从几个不同角度介绍地球高层大气物理学在太阳系类地行星研究中的拓展,包括行星大气逃逸、行星高层大气温度结构等。此外,本报告还将初步介绍我国现有的深空探测规划和运行体系,以及行星科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