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锚定青春航向,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秋季学期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加强青年学子思想引领,9月26日,学院董文杰院长、郑慧书记分别在南校园与珠海校区为2025级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董文杰院长:牢记总书记贺信嘱托勇担气候变化历史责任
26日上午,董文杰院长在南校园第二教学楼,以“以风云为笺,书青春华章——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为主题,为本科新生讲授了思政第一课。课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深刻内涵、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责任与义务两大核心维度展开,为同学们开启大学生涯提供思想启迪和行动指引。

领会贺信精神,锚定青春航向。董院长首先带领同学们重温总书记贺信。他指出,贺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是激励大气学子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全体新生要深刻领会贺信精神实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董院长循循渐进引导同学们理解贺信中关于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重要论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为大气学子成长成才明确了时代坐标。
洞悉全球风云,明晰历史责任。董院长剖析了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公平问题和责任问题,关乎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和未来命运。董院长阐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主动承担符合国情和能力的国际责任、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勉励同学们认识自身专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履行国际义务中的独特价值。
砥砺锤炼本领,勇担时代使命。董院长进一步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科研平台,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董院长强调,打牢专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是履行历史责任、贡献智慧力量的根基,并寄语全体新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郑慧书记:传承百年中大精神谱写大气学科新篇章
26日晚上,郑慧书记在海琴二号B101报告厅以“传承 创新 担当”为主题,为硕博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课程从重温贺信精神、回看百年校史、回顾大气院史和总览学科发展四个层面展开,旨在引导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再出发。

深入学习贺信精神,把握时代发展方向。郑书记首先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详细解读贺信蕴含的深刻内涵。贺信精神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我校办学治校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大气学科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回顾百年校史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薪火。郑书记带领同学一同穿越历史烟云,回顾了这所从烽火年代发展起来的百年学府所走过的峥嵘岁月,将中大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的故事娓娓道来。郑书记强调,这段厚重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同学们能深刻领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自觉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气象人才。
聚焦大气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郑书记详细介绍了大气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1961年,中山大学创办气象学专业。自专业创立以来,大气科学学科建设逐步完善,学院现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院深耕“一带一路”与泛南海地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地方重大需求,注重学科交叉,雄厚的师资力量、卓越的科研平台、丰富的实践基地将为大气学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结语
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到极地海冰预测,从地球大气到深空探索,大气科学学院始终将教学科研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传承中大百年红色基因,把握大气科学发展机遇,既要夯实专业根基,更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以青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以奋斗姿态建设气象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