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气象局共商低空经济气象研究院建设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为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气象局于7月12日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商低空经济气象研究院建设事宜,共谋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新方案。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我院院长董文杰、党委书记郑慧等双方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董文杰主持。
会议围绕低空经济气象研究院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向及合作模式展开深入交流。李磊院长助理介绍了研究院的初步构想,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其安全运行需要突破复杂城市环境下的气象监测与预警技术瓶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低空气象观测、数值模拟、航路规划等领域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优势,可为研究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会专家就研究院的建设思路进行了充分讨论,初步提出以“需求牵引、科研支撑、应用落地”为导向,整合双方资源,重点在低空气象观测、智能预报、风险评估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可能的合作方向包括:构建城市低空气象监测网络,研发高精度数值预报模型,建立飞行安全评价体系等。双方还就人才培养、数据共享、成果转化等合作机制交换了意见,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刘德峰表示,深圳作为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城市,亟需加强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希望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低空飞行安全的气象服务新模式。
邰忠智表示,中山大学高度重视与深圳市气象局的合作,将积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支持低空经济气象研究的创新发展。
双方一致认为,加强低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对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合作方案,推动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次研讨会为双方深化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气象局将继续加强沟通,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气象服务的创新路径,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