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2024年11月大事记

发布人:孔繁嘉

       11月6至7日,2024年全国环境风工程学术会议在珠海校区举办。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

11月7日,大气科学学院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珠海校区顺利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学院团委书记黄颖婕出席研究生代表大会,学院各班级研究生代表近90人参与会议。

11月8日,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开幕,来自全国80个科研院所、高校、业务单位和企业的约400名专家学者参会。8日上午、下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业务部门、企业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大会青年特邀报告。9号,论坛以分组研讨的形式开展181场专题报告。

11月8日下午,大气科学学院第九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本科生辅导员林安然出席本次会议,学院各年级本科生学生代表参与此次会议。

11月10日,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院邀请学院校友、师生、陈世训先生亲属代表齐聚一堂,在珠海校区海琴二号隆重举行陈世训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首届陈世训奖学金颁奖仪式、大气大师名师论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杨建林,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综合党委书记刘梅,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会长王德友,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党委书记王雪梅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茂,我院戴永久院士,院长董文杰教授,党委书记郑慧,副院长黎伟标教授、于卫东教授,党委副书记游顺勇,陈世训先生亲属代表以及各行业、各地区、各年级校友和师生代表近400人出席会议。

11月10日至12日,值此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在珠海母港,成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校庆开放日活动,共接待了大小53批次团队,合计一千余人,为广大校友及中小学生展现了科考船的独特魅力。

11月10日至12日,在中山大学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澳门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也来到我校,走进海洋学习,探索深海奥秘,开展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为校庆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海洋蓝。此次活动通过学术讲座、海洋科考和文化参访等丰富内容,加深了各校学生的学术交流与跨文化理解,为师生们带来知识与文化的双重洗礼。

11月12日至15日,风云学术中心第九届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小组立项申请信息进行公示,共计73名同学参与立项报名,申报立项课题36个,内容涵盖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空间行星等多个前沿领域。

11月14日上午,我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研究部署学习贯彻落实计划。学院党委郑慧书记主持会议。

11月14日,广东省气象局人事处处长彭黎明、人事处副处长林雁、广东省气象台副台长罗聪、广东省气象数据中心副主任翟志宏和广州市气象局人事处二级主任科员严志伟等一行到我院进行调研。我院党委书记郑慧、党委副书记游顺勇、团委书记黄颖婕、研究生教务秘书苏鸿杰、团委副书记林安然和本科教务秘书赖晓杰等参加座谈交流。会前,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与广东省气象局一行见面交谈。

11月15日,广东省气象部门2025年气象类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珠海专场公开招聘工作在我院海琴二号楼开展,来自我院及其它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数百名学生参加应聘。

11月18日,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委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一同申办,并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清洁能源和“双碳”战略专委会协作举办的COP29边会-“智慧应对气候变化/Smart Pathway to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在巴库召开。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委会将同各国专家共同探讨相关议题。边会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主持。

11月18日,我院以线上形式举办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Global Climate Change, Its Adjustability and Public Health Impacts Sino-British Seminar)的中英研讨会,会议得到了“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的大力支持。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中英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共70余人,大家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的滞后现象、土地利用管理、气候变化适应型建筑与城市、环境危害因素与生命早期健康以及新冠疫情对气候和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等议题。会议由我院王海潮副教授主持。

11月19日下午,我院在海琴二号A375召开学生骨干培训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传媒中心骨干参会,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主持会议。

11月20日,我院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扩大)会议。会议由郑慧书记主持,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出席会议,专职组织员潘金山同志列席会议。会上,郑慧书记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原文,并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大会的指示及工作部署;潘金山同志以“加强党支部建设 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题开展支委工作培训。

11月20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召集各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在海琴2号A375会议室召开大气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11月21日,我院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会议于珠海校区海琴2号A375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会议邀请珠海校区综合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廖喜扬出席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本科生辅导员林安然、本科教务秘书赖晓杰以及全体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主持。

11月25至29日,第九届金砖国家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七届金砖国家青年创新奖活动在俄罗斯索契召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雪琳应邀代表我国参加该论坛,在“环境和气候技术”分会场担任分会场主席,并报告最新研究成果。

11月26日,我院在海琴二号A375会议室举行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暨联谊交友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郑慧,统战委员、副院长黎伟标,副书记游顺勇,党外教师代表崔峻、李磊、刘飞、董汉英及群众教师代表刘骥平、李荐扬出席会议。

11月26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精神,学院党委委员樊琦老师为研究生第七党支部讲授专题党课“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学习、科研等多个角度领悟总书记贺信精神,对同学们寄予殷切期望。

11月26日晚,我院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A375会议室开展了大气科学学院学生骨干培训会宣传技能专场。本次培训邀请到学校党委组织部的覃东骏老师,团委副书记林安然,学院传媒中心学生骨干郭迎莹、樊涌涛、孔繁嘉,学生助理唐鑫分享宣传相关经验。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主持了本次培训会议。

11月28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与生态学院党委于珠海校区海琴2号A103联合开展党建与学科交叉工作交流会。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罗燕、党委副书记林勉生、院长助理马子龙副教授、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院长助理何文平教授及双方学院教职工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主持。

11月28日下午,为做好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我院于海琴2号A601会议室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李磊教授、杜宇教授、莫梓伟副教授和张奡祺副教授分享申请经验。会议由林柏富老师主持。

11月28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学习把握其中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专题学习《论教育》一书。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郑慧主持。

11月29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联合开展“学精神·促教育·强党建,赋能大气科学学科创新发展”主题党日暨学术交流活动。交流会由莫梓伟副教授和梅硕俊副教授共同主持,共计40余名师生党员参会。

11月30日,大气科学学院工会开展户外露营烧烤、观看红色电影活动暨教职工生日会。董文杰院长及学院66位教职工及其家属参加了此次活动。

11月29日至12月1日,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2024年度会议、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市雅枫国际酒店召开。会议由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我院承办。野外站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王韬讲席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丁爱军教授、北京大学张宏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叶代启教授、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涛研究员,野外站参与单位学术骨干和代表,共30多人出席会议。野外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站长范绍佳教授主持会议。

11月,学院共举办学术讲座1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