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杰院长、郑慧书记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增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实效性,持续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近日,董文杰院长与郑慧书记分别于南校园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董文杰院以“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为题,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董院长结合自身求学与科研工作经历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家发展历程,生动形象地为台下新生展示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他提到,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气候变化。董院长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已经成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共同关心并持续研讨的重大议题。董院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分三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议题。
一是气候变化的当前形势。董院长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说明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海平面上升等方面的影响,让同学们认识到探索气候变化科学规律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
二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董院长从气候磋商的三个关键问题给同学们回顾了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并强调我们有责任让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在当代得到解决而不留给下一代人。
三是大气学子的当代使命。董院长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了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决心。他提到,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这为大气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程的最后,董院长鼓励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不断增进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郑慧书记以“回首来时路,迈向新征程,砥砺共前行”为主题,为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在“回首来时路”部分,郑书记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她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通常以改革为主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重要方向。
在“迈向新征程”部分,郑书记详细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她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措施,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砥砺共前行”部分,郑书记介绍了国家发展形势、百年中大发展变革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此鼓励同学们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进程中,积极投身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大气磅礴,气象万千,阳光共享,风雨同担。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勉励新生们要胸怀大局,将个人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勇担时代使命,希望同学们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有所成,不负韶华,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