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研究与创新大会上传出中国声音
近日,第四届全球可持续研究与创新大会(SRI 2024)在芬兰赫尔辛基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逾两千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商可持续的联合研究与创新之道。
该大会是未来地球计划的品牌活动。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作为该计划的九大秘书中心之一,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承办运行。该中心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组成的代表团全程出席会议,并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办了“冰冻圈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主题边会。
全球可持续研究与创新大会开幕式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潮中,“未来地球计划”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悉,该计划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S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共同发起,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不仅深度参与大会的组织工作,还广泛邀请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顶尖专家,共同为大会建言献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创新进程。
在“冰冻圈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边会中,与会专家围绕冰冻圈变化对全球气候、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寻求冰冻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主持。王晓明表示,青藏高原冰川融水对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经济稳定。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需求的增加给该地区带来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后严芳萍指出,随着气候变暖,冰冻圈的快速消融正不断地向下游生态系统输送各种碳质组分,并向大气释放温室气体,形成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和冰冻圈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明月博士提出,冰冻圈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未来冰冻圈持续消融退缩释放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需要通过持续观测和深入研究加以评估。
中国科学院青藏所研究员张强弓强调,全球冰冻圈的加速变化已导致灾害数量、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上升。为应对这一挑战,未来必须强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适应性措施和减灾工作。此外,报告还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灾害管理中充分利用社区知识的必要性,以共同应对和减缓冰冻圈变化带来的灾害影响。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资深专家Sher Muhammad分享了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特别指出,未来几十年,青藏高原冰川将损失超过50%,由此产生的冰川湖溃坝洪水风险将是现在的三倍以上,应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以保护这一重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福祉。
北京师范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博士后、斯德哥尔摩大学恢复力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苏勃博士聚焦冰冻圈对地球系统和人类社会的贡献,认为冰冻圈服务研究符合未来地球计划理念,不同利益相关者亟须协调一致。
参会专家合影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人员表示冰冻圈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需各国携手努力,通过加强监测和研究、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并提高公众意识,更好地保护冰冻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