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3年度工作会议、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学术交流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
2023年10月22-24日,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了2023年度工作会议、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学术交流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永久院士、副主任张小曳院士、黄建平院士、范绍佳教授及学术委员会成员、野外站参加单位领导、专家和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23日上午召开了2023年度工作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由戴永久院士、张小曳院士、黄建平院士共同主持。范绍佳站长介绍了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广东省科技厅刘超军科长、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陈树敏高工、中山大学科研院基地处程萍主管、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现场
戴永久院士、黄建平院士现场主持会议
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刘超军科长、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基地处程萍主管、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致辞
范绍佳站长向学术委员会和到会领导专家汇报了野外站2023年度在五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野外站3年建设期满验收工作、野外站办公环境与野外站设施建设、野外站参加人员项目申请与科学研究、野外站开放与广东省野外站联盟工作、野外站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主要工作,并提出了野外站2024年度计划。
范绍佳站长汇报野外站2023年度工作和2024年度计划
张小曳院士、黄建平院士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对野外站2023年度工作进行点评及对2024年度计划进行指导,提出野外站要注重品牌特色打造、国家野外台站申报、业务和科研同步支撑、提升观测质量、数据共享等指导建议。
野外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小曳院士、黄建平院士、各位委员现场和线上点评指导
张小曳院士充分肯定了野外站2023年度工作,他十分赞同范绍佳站长提出的“顶天立地”的发展方向,指出野外站既要凝练科学问题、做好科学研究,又要瞄准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落到实处、服务社会。
黄建平院士对野外站建设期及2023年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指出野外站有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等鲜明特色,希望野外站在未来工作中再接再厉,勇创新高。
会议期间,各位专家、领导就野外站2023年工作及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热烈讨论,涉及数据共享、合作科研、联合观测等多方面内容。
领导、嘉宾、代表热烈讨论
戴永久院士对2023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野外站未来发展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戴永久院士总结会议成果
范绍佳站长代表野外站感谢各位院士、专家、领导的点评指导,并表示将落实专家指导意见,努力做好野外站工作,争取早日进入国家野外站行列。
赵军副站长主持学术交流会
赵军副站长主持了23日下午举行的野外站学术交流会。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张涛教授级高工、广州市气象局申冲高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卢骁副教授、佛山市气象局陈辰工程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曹天慧博士生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各位专家学者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起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学术报告现场
本次会议主要回顾并总结了“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促进了野外站各参与单位的交流。此外,学术委员会会议为野外站的发展、如何争取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对野外站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