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号返厂临时党支部以实干践行主题教育总要求,推动项目工程见实效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党建引领凝聚一线党员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推动“中山大学”号返厂项目工程按时保质高效完成,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研究成立“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返厂设备加装、保修维护项目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一线工作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踔厉奋发实现新发展突破。
6月19日,临时党支部书记、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副主任吴海铭以“建设大国重器,实现强国目标”为题讲授了一节生动的党课,党课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会议室开展,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党员代表参与现场学习。

吴海铭副主任从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阶段、向海图强强国有我、新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三部分展开,全景式回顾新中国70余年海洋事业筚路蓝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历程和中大人的探索实践。他指出,经过第一代海洋事业奠基者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历代海洋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勇于开拓创新,推动新中国海洋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山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了“中山大学”号和“中山大学极地”号两艘科考船,表明了向海图强的决心。吴海铭副主任勉励大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增强家国意识和海洋情怀,坚守岗位,稳扎稳打,踏实做好各项工作。

6月至7月中上旬,“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进行坞修,这是本船入列以来初次返厂,目的在于对船体水下部分的构件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理,以及消除实际使用过程存在的缺陷,维持船舶原始优异性能。本次坞修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正值上海梅雨季,连续的强降雨天气给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协调船员、科考中心各部门、管理公司、江南船厂、设备服务商等多方通力合作,克服困难挫折,推进各项工作依照计划节点高质量完成。







为了给坚守高温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鼓劲,6月19日-20日,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带队赴船厂慰问,视察指导一线工作并送去清凉饮品、西瓜等祛暑物资和药品。于院长详细询问了一线工作者们近期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感谢大家的艰苦付出,叮嘱大家在工作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及时沟通,齐心协力做好本次坞修工作。


对科考船适时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是有力保障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中山大学”号返厂坞修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不日将离开江南造船厂,以最佳状态奔赴海洋科考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