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我院师生赴连州丰阳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人:李昱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用好乡村振兴一线这一立德树人大课堂,凝聚学科特色和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3月31日-4月1日,我院院长董文杰教授、党委书记郑慧带队前往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点清远连州市丰阳镇,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副院长杭建教授、党委副书记游顺勇、范绍佳教授、简茂球教授、各支部书记、师生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代表共24人参与。

大气师生与驻村工作队合影 

        师生们首站来到电子商务中心学习调研。驻村第一书记黄旭俊同志首先为师生作了“连州市丰阳镇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及工作汇报”,详细介绍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解读、丰阳镇产业规划发展、具体帮扶项目、将乡村建成立德树人和科学研究大讲堂四部分内容。

黄旭俊同志作“连州市丰阳镇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及工作汇报”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呢?黄书记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六大优势背景和广东省“三步走”战略,结合丰阳镇地理、人口、资源实际,统筹各方力量,带领村民探索出了“六村联建、四色丰阳”综合发展模式、“3、3、4、6、1”发展规划及 “红色党建+乡村产业+古村文化+劳动教育”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路线,助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驻村工作队队员、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师蒋文涵介绍了丰阳四色电子商务公司的组成架构与经营项目。依托该电商中心专业团队力量,丰阳镇构建起“产、供、销”一体现代生产和经营体系,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了产业发展规模和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蒋文涵老师介绍丰阳四色电子商务公司的组成架构与经营项目 

 

         郑慧书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共同富裕,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从目标导向、价值追求、动力引擎、战略支撑和政治保障等维度对这一目标任务作出的战略擘画,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历史性成就,迎来光明前景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为新征程上书写共同富裕的精彩华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丰阳镇的脱贫成果来之不易,要感谢以黄旭俊书记为代表的帮扶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大气学科专业优势和师生团队力量,集聚优厚的校友资源,助力丰阳镇乡村振兴迈向新阶段。 

郑慧书记发言 

董文杰院长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根脱贫攻坚一线,见证了乡村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的过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一份为民服务的情怀担当令人钦佩。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必先强农,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号角,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借此契机实地调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希望每一位师生党员都能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有所受益。 

董文杰院长发言

         会上,与会师生与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纷纷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范绍佳教授表示,山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还有很多,我们要把丰阳的特色品牌包装好,突出丰阳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吸引青年才干返乡建设。简茂球教授指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黄颖婕老师提议将高校学生的力量发动起来,在丰富学生素质教育实践的同时为乡村发展多做贡献。

        随后,师生们在两天内先后前往中山大学产业帮扶点、红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学习调研,深入了解丰阳镇推广四色美丽乡村、带领全体村民迈向富裕的生动实践。 

墨色丰阳

        师生参观了距离现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丰阳古镇。古镇包含一幢古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和四座门楼,遗存着宋代人文景观和明清建筑特色,穿梭其中深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村落文化的魅力。 

师生参观丰阳古镇 

 

绿色丰阳 

        师生们走进畔水稻虾综合养殖基地,感受现代农业技术开展产业帮扶、旅游帮扶的成效。渔晟园项目构筑起“以粮为本,以渔促稻”的兴农生态系统,发挥种苗技术、成活率、价格、产能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观光产业,通过养殖区引进澳洲青蓝龙虾、稻谷甲鱼和稻谷鸭等水产品结合优良的水稻品种,实现高效双产出和可持续发展。 

走进畔水稻虾综合养殖基地

红色丰阳 

          4月1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由梁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的微型博物馆和梁家水烈士纪念碑,在这里重温革命先烈解放连县的红色故事。在这里,师生们第一次知道丰阳解放节的由来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村落变迁。1949年12月6日,解放连阳战役的第一战在梁家村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溃退驻扎在此地的国民党交警部队600余人展开激烈战斗,我方以少胜多,切断了敌军后援,大大加快了连阳地区的解放步伐。此战中,22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此。为追思革命先烈,承续奋斗之志,丰阳人民将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定为当地的解放节。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行三鞠躬礼,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解放连阳的丰功伟绩。

聆听老书记讲解梁家村红色历史
凭吊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金色丰阳

        师生们先后到中山大学劳动教育基地、大富头村、南岭珍羞茶业有限公司调研学习,实地感受丰阳砂糖橘、马蹄、油菜花等传统产业壮观的“金色”景象,亲身体验南岭野生茶叶的制作过程,加深了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切体会到利用属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

在中山大学劳动教育基地参与劳动 
亲身体验南岭野生茶叶的制作过程

        活动途中,黄旭俊书记详细介绍了大富头村近年来的建设成果,他指出,大富头村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提升,成立马蹄种植合作社,建成了法治公园和集党建、法治、文化、产业四位一体的村民活动空间“共富坊”,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顺利通过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丰阳镇的脱贫奔康实践令在场每一位师生动容。

师生与当地干部在大富头村合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此次前往连州丰阳开展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全面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师生党员走进农村、基层、深入群众,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与担当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