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普查深入农村基层,气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8月3日至7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三下乡”团队到达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由我院上官微副教授带队,成员由我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并邀请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1名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第三次土壤普查为背景,以调研气象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经济的影响为主题,展开土壤调研、农业干旱、气象灾害等科学研究,为科技助农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州市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辖23个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约为130万人。
历史上,高州是“高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涌现出许多像冼夫人、丁颖这样的杰出人物。冼夫人是高州市中国南北朝至隋朝的岭南俚族女首领,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丁颖院士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经济上,这片土地素有农业大市的美誉,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广东各县(市)第一,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荔乡”。
思想上,高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曾被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高州市作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广东省试点县,在岭南地区的土壤、农业、经济、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团队成员在实践前期,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经济和风俗文化。在实践过程中,以科技助农为根本,以文化、经济、历史的调研为辅,将土壤普查和气象灾害调研充分结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为高州市农业经济、农村民生献计献策。
寻访革命历史,传承爱国情怀
高州市是著名的侨乡,当地冼夫人的爱国事迹流芳千年。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爱国爱民。8月4日上午,团队成员探访了位于高州市区的冼太庙。
冼太庙是为纪念和弘扬冼夫人“保境安民”“爱国爱乡”精神而兴建的,随着历史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庙宇红墙绿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装饰华丽。冼夫人的神像端坐于正殿的龙椅上,宝相庄严。
下午,团队来到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艰难曲折终见光明的高州革命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小小缩影。从1925年茂名县第一个中共党员朱也赤在高州活动开始,高州人民的血液注入红色基因,从此烙上深深的红色烙印,代代相传。

团队成员在高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前
在展厅内,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了解到大革命时期高州党组织的创建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情形。抗日战争时期,高州党组织恢复发展并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武装斗争中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开辟游击区,发展武装力量,并带领高州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迎来高州彻底解放这一艰苦卓绝的斗争。发黄的旧报纸、模糊的旧照片、生锈的老步枪,从一件件革命历史物品中,团队成员对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立志继承革命前辈开创和未竟的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立足农业之本,参与试点土壤普查
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不仅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人类发展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还关乎着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为全面掌握中国土壤资源情况,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高州市作为土壤普查试点县,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外业调查采样工作在高州市启动,团队跟随采样队深入农田、山林等地,到采样点最前线观摩学习土壤采样工作。

团队成员观摩中山大学农学院采样队工作人员在采样土壤表层样点
穿过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顶着烈日炙烤和蚊虫叮咬,采样队队员们热火朝天汗如雨下地奋力挥舞着铁锹,努力采集土壤样本。团队成员一边帮忙一边向采样队学习土壤方面的知识。采样队向团队介绍了土壤表层样本点的采样工具和工作流程,说明了采样点附近土壤的基础属性。
此外,采样队队长向当地村民进行了农业种植的技术指导,指出农田土壤的特性和种植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专业知识。

团队成员与华南农业大学卢瑛教授土壤采样队合影
团队在采样工作中深刻了解了土壤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土壤普查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专于气象预报,研究农业气象灾害
8月6日,团队前往镇江镇政府,与镇江镇卓康荣副书记及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等工作人员进行了走访交谈,对镇江镇的农业情况和气象灾害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卓书记向团队介绍了镇江镇的基本情况,他提到镇江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现有阳光玫瑰葡萄、“金都一号”火龙果、何首乌、香蕉、丁香罗勒、红心蜜柚等特色产业,全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近年来不断提升。

镇江镇卓康荣副书记以及农技人员与团队成员进行交谈
随后,卓书记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给团队进一步介绍了镇农业情况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技术人员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台风、干旱对农业减产的显著影响。团队领队上官微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团队的研究内容与应用前景,表达了气象灾害预测对农业发展可能的帮助。
聚焦农村发展,前往基层实地探访
团队在活动期间还到访了管冲村、杏花村,前往农业生产一线,对当地村委、村民进行了调研采访。
在管冲村,团队通过村支书了解到当地农业受制于土地流转问题,农户自身难以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升级的道路上来,当地经济高度依赖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同时受到今年台风影响,今年农业受损严重。团队成员又来到当地村民住宅进一步访谈了解,当地虽然已经脱离贫困,发展潜力大,但未来依然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

团队成员在管冲村村委会与村支书交流
一来到杏花村,团队成员便感受到了新农村的浓烈气息。平坦的柏油路,精致的街头画,整齐的水稻田,杏花村作为高州市龙眼产业农旅融合的典范,生动阐释了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团队前往了村里的农场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到稻田插秧的火热气息,农场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依靠种植农业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村民不多,村民们同样大多外出打工。工作人员还热情邀请团队成员进入水田参与插秧工作。
本次赴茂名高州的暑期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与人民的大力支持,团队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给予了团队成员亲临乡村基层了解村民生活的宝贵机会,增进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进一步感悟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