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2022年3-4月大事记
3月3日晚上,为增强师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第一期“大气师生乒乓球赛”交流活动在海琴二号成功举行,老师和同学们对此次活动十分热情,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3月9日下午,我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教工第二党支部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联合开展“海洋强国梦”主题党日活动,让海洋科普走进校园,在青少年的心中播撒热爱海洋、向往海洋的种子。
3月9日至10日,我院董文杰院长和郑慧书记分别为大气科学学院本科生讲授思政课。课程聚焦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引领同学们深入研读和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担当自身时代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3月10日,我院在海琴二号开展了第二期“气象人生”升学就业分享会活动。本次分享会包含就业分享、境外升学以及分享考研复试经验等三个环节,其中就业分享的单位包括互联网公司、银行、气象局、空管局与科研单位。本次活动共邀请学院本硕博13位已有求职升学经验的毕业生向本院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分享及互动,分享会现场气氛热烈。
3月15日晚,我院线上召开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余伯俊副书记主持,各年级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参会。会议通报了当前校园及周边疫情严峻的防控形势,传达了校园疫情防控时的具体要求,并梳理了目前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3月16日晚,我院召开线上教职工大会,传达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党委郑慧书记主持会议。
3月16至17日,船舶管理公司厦门国贸海运有限公司对“中山大学”号进行了体系内部审核。内审人员通过与每一位船员交流谈话,了解船员对船舶体系的熟悉及掌握程度,按照国际规范及本船安全管理体系,对 80多个体系文件的记录进行核查,同时对全船设备、安全设施的操作及维护管理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形成31项改进意见清单。大气科学学院相关领导对内审工作进行了全程指导。
3月17日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院召开线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由学院党委郑慧书记主持,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成员参与此次会议。
3月20日,为促进学院美育工作,同时在疫情防控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我院面向学院全体师生开展了线上歌唱比赛。活动包含歌唱比赛和娱乐合唱两个环节,活动也邀请了学院党委余伯俊副书记和辅导员黄颖婕老师作为嘉宾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演出。此活动最高在线人数达110余人,共演唱了98首歌曲,参赛选手包括本硕博各个年级的同学,学院老师们也积极参赛,活动气氛热烈,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3月21日,我院董文杰教授、袁乃明副教授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中科院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1.205)上发表学术论文“Early warning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using climate network analysis”。
3月21日,我院董文杰教授、李庆祥教授团队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2021年最新影响因子为25.290)上发表研究论文“Different climate response persistence causes warming trend unevenness at continental scales”。
3月22日下午,我院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通报了学院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就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做了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会议由学院董文杰院长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纪检委员参加会议。
3月25日,我院徐伟新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博士生陈浩为第二作者,气象科学研究院罗亚丽研究员为合作者,题目为“Extreme Precipitation Produced by Relatively Weak Convective Systems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的文章发表在地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该研究被Science杂志最新一期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tlights)进行报道,题为“Overlook not the weak”。
3月25日,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谢鹏副院长带领专家团队一行6人登船参加“中山大学”号甲板吊机系统的技术培训和实操演练,与吊机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并实地考察船载科考设备和实验室条件。
3月27日,为期两天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羽毛球院系赛拉下了帷幕。大气科学学院羽毛球队挺入决赛,最终获得本次院系赛亚军,创学院历史新高。
3月30日,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和船舶管理公司国贸海运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中山大学”号防暴力、防海盗侵入船岸联合应急演习。
4月1日,我院黎伟标教授团队在降水云生命史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开展了相关研究,开发了基于星载双频测雨雷达(GPM DPR)和Himawari-8静止卫星观测的东亚地区弹性雨团生命史数据集。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中科院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1.333)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张奡祺特聘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陈逸伦副教授。
4月3日晚,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第六届气象日系列活动子活动——“气象日宣讲”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楼B102顺利举办。
4月11日,我院李庆祥教授团队研发的China global Merged Surface Temperasture(CMST-Interim)数据集的相关研究文章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中科院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1.333)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生孙文彬,通讯作者为李庆祥教授。文章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共同支持。
4月19日中午,我院党委组织召开了2022年4月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学院党委郑慧书记,及各党支部书记、支委参会。会议由郑慧书记主持。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潘金山同志列席会议。
4月26日,2022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会议在线召开。我院于卫东副院长代表中山大学参与此次会议,并在“绿色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中作“教育推动全球海洋观测向碳中和转型”报告。
4月28日,中山大学收到来自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感谢信,信中对大气科学学院王海潮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在2022年春季臭氧污染成因分析工作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我院人员在相关工作中科学严谨,务实高效,为攻关中心系统研判今年春季空气污染形势以及编制相关研究报告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月29日,第二十四届“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揭晓,我院肖智勇教授荣获提名。
4月29日晚,为加强学业发展指导,助力我院学子积极进行升学深造及职业生涯规划,我院在珠海校区教学楼C305举行了2019级升学分享会。会议邀请了钟慧茹、杨婷婷、黎梓琛、陈哲安、冲美、张丰翼和陈昕璐7位已顺利完成升学的2018级同学,主要从保研、考研和出国留学三个方面,分享他们的升学经历和心路历程,并现场答疑解惑,帮助19级的同学更好地进行升学规划。分享会由2019级研究生兼辅李雯主持。
3月份我院举办学术报告1期。
4月份我院举办学术沙龙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