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2021年5月大事记
4月底和5月初,范绍佳教授团队贺沅平博士后等关于关中地区气溶胶污染垂直分布特征及韶关地区夜间臭氧增加原因研究的2篇论文连续在国际著名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发表。
5月5日上午8时许,“嘉庚”号科考船执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组织的南海季风综合观测航次。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我院于卫东教授和厦门大学王海黎教授担任联合首席,航次旨在进一步研究南海季风的爆发过程,提高南海季风爆发预测水平,为增强我国汛期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5月7日,参加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的我学院韩博副教授和张功博士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随“雪龙2”号从南极返回抵达上海极地考察极地码头。本次考察系“雪龙2”号首次执行一船四海环南极考察任务。考察队于2020年11月10日出发,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
5月7日中午,大气科学学院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于海琴二号A375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伯俊、辅导员、班主任等参与会议。
5月13-16日,根据学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统一部署,我院院长助理李磊教授、党政办公室主任李茂和药学院(深圳)刘洁等组成招宣小组赴新疆开展相关工作。小组先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和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与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并在海通五星酒店进行2021年新疆本科生招生宣讲会。
5月14日上午,为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院本科生党支部在珠海校区海琴二号组织开展了劳动服务志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现实问题出发,切实解决师生群众的烦心事,美化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
5月15日,为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青马学习班和党章学习班的同学乘车前往杨匏安陈列馆和珠海烈士陵园,了解珠海革命历史,进一步体会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5月1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进一步抓好党史学习,我院离退休党支部在南校园方润华楼开展5月组织生活。共14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高绍凤书记主持,郑慧书记出席此次会议。
5月18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同学们培养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树立宏伟目标,中山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博士生成员刘梅博士为我院2019、2020级本科生开展题为“凝聚价值追求,守望精神家园”的专题讲座,讲座在海琴二号B101学术报告厅举行。
5月21日,为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提升党员红色文化素养,同时了解我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加深对校史校情的认识,我院党委组织教工党支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前往农讲所、校史馆参观学习。
5月21日,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技能,提高学院的消防工作建设水平,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消防安全环境,由我院和保卫处联合举办的海琴二号消防演习活动在海琴二号大楼内展开。
5月22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第四届天气预报分析大赛圆满结束。决赛当天,学院特邀中山市气象局夏冠聪副科长、林美静博士为第三轮比赛出题。夏冠聪副科长、林美静博士、大气科学学院徐伟新教授对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点;土木工程学院赵铜铁钢教授、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黄颖婕老师作为嘉宾莅临现场指导,让各位选手受益匪浅。
5月23日上午,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泛南海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及重大灾害预测预警研究”项目启动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协办。
5月29、30日,由大气科学学院学生会举办的第五届星球杯大气师生联谊乒羽赛在珠海校区新体育馆举行。比赛期间,选手们发挥个人技术能力与协作能力,相互切磋球技,以球会友,在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5月份我院举办学术沙龙1期,学术报告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