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学》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1月25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山大学的《动力气象学》课程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动力气象学》由我院简茂球教授和杜宇副教授负责授课,乔云亭副教授参与教程编写。


《动力气象学》教程
《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在1998年评为我校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大气动力学中的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处理大气动力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并对近代动力气象学理论基础(大气波动、大气能量学等)有一定的了解。

简茂球教授在授课
中山大学的《动力气象学》课程是伴随中山大学在1961年创立气象学专业而开设至今,已有50多年历程。在2005年之前,《动力气象学》的课程讲述基本上以课堂上板书教授为主。自2006年起,在当时的课程负责人贺海晏教授的组织带领下,简茂球、乔云亭老师的参与下,参考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图书和学术资源,于2010年2月编著出版了《动力气象学》(贺海晏、简茂球、乔云亭,2010,气象出版社)教科书,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与教材编写的乔云亭副教授
《动力气象学》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升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尝试。本课程探索式尝试了预习教学法,在课前安排泛读预习内容,并要求学生提交预习作业,包括回答1-2道题和说明难点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通过以小组形式在8周时间内完成综合性研习,锻炼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学术报告的展示技能;通过每两章进行一次课堂测试,在课堂上提出引导问题和开展一定的相关学术讲座,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科学前沿的了解。

杜宇副教授在授课
《动力气象学》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近6年的学生评教分数平均为95.3分,在全校和学院的排名均位居前列。参与课堂教学的简茂球教授于2020年获得了“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并曾连续三年获得学生评选的学院“魅力教师”称号。乔云亭副教授和杜宇副教授曾连续两年分别获得学院“魅力教师”称号。
学生们在评价《动力气象学》时这样说: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以提问手段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高涨;对公式的推演计算清晰流畅,通过例题讲解疑点难点,联系紧密、逻辑性强。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该计划以完成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目标,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