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2019年度广东高校 科研平台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下达《关于开展2019年度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1. 本次申报项目,其资助经费由各高校在本校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经费中统筹安排。各项目应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求,在已获学校资助经费额度内科学合理地提出项目的具体经费;项目一经认定,原则上不得更改资助经费额度。省教育厅将只下达各类平台和项目的立项情况,不再明确每个平台和项目具体资助经费额度。
2.各申报项目要坚持“积极稳妥、安全可控、以我为主”的原则,注重开展合作研究、协同创新;同时,对于各项学术活动要严把思想关,严防国(境)外敌对势力的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的渗透。
3.根据广东省监察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课题)经费监管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项目负责人(包括主要参与者)申请和承担的省级财政支持项目不超过3项(包括广东省其他厅局级的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凡不符合要求者,不得申报。
4.中山大学本次申报的各类项目均需已纳入学校三大培育、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且符合省教育厅2019年申报指南要求,学校不再统筹安排经费。项目申报时,请各课题组填写承诺函(附件3)并签名盖章,无需装订,单独上交至科研院留底。
二、科研项目申报类别与要求
1.创新团队项目(不高于100万)。
原则上“冲一流”建设高校每校申报不超过2项。
申报范围:获得学校”三大“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研究群体培育项目资助的在研项目。
2.重点领域专项(不高于100万),分为两个专项。
原则上“冲一流”建设高校每校申报不超过8项。其中“人工智能专项”不超过4项;“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专项”不超过4项。
申报范围:获得学校”三大“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项目资助;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的在研项目。
3.重点研究项目(不高于100万)。
原则上“冲一流”建设高校每校申报不超过6项。
申报范围:获得学校”三大“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项目资助;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的在研项目。
4.特色创新类项目(自然科学类,不高于50万)。
原则上“冲补强”计划建设高校每校申报不超过5项。
申报范围:获得学校”三大“建设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培育专项资助的在研项目、国防科研培育专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的在研项目。
5.特色创新类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不高于10万)。
原则上公办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每校申报不超过5项。
申报范围:获得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的在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
6.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不高于10万)。
原则上“冲补强”计划建设高校每校申报不超过10项。
申报范围:获得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的在研项目。
三、立项方式
此次立项采取评审与认定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创新团队项目、重点领域专项和重点研究项目,按照学校推荐和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予以立项;特色创新类项目和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按照学校自主组织专家评审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审核的方式予以立项。
四、申报时间及材料要求
(一)认定申报程序和材料
1.申报系统网址为(http://210.76.75.91/),网上申报系统的开放时间至11月30日。纸质申报材料包括《“×××项目”建设申请书》(附件2)及相关附件材料一式2份(一份原件),纸质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2日。纸质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经所在单位科研秘书汇总,审查合格报送科研院计划项目处。
2.请各单位在11月24日前先向科研院报送申报意向后,再通知符合申报条件的负责人网上申报系统提交拟立项项目的申报材料。
3. 预算编制请提前打印让财务处科研经费管理科审核并签字,上交纸质材料时请单独将此经费预算页上交至科研院留底,勿装订。
五、联系方式
(一)学校科研院联系方式
理工医科:刘薇薇,电话:84113216,kjcgxka@mail.sysu.edu.cn
文 科:姜 帆,电话:84110885,jiangf39@mail.sysu.edu.cn
(二)省教育厅联系方式
自然科学类:陈阿丽,电话:020-37627742;
人文社科类:赖 欣,电话:020-37628271。
(三)技术支持:
电话及电子邮箱:400-800-1636,support@e-plugger.com。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数字科研服务平台http://202.116.224.17
如有申报问题,请在网上查看相关申报说明。
附件: 1.广东高校科研项目认定申报要求
2.“×××项目”建设申请书
3.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