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德馨透乾坤——樊琦老师专访

发布人:廖若冰

一寸粉笔,三尺讲台,谆谆教导,循循善诱。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们就如同缥缈江河上的摆渡人,引领莘莘学子到达学涯和人生的彼岸。在最近开展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我院的优秀教师——樊琦教授。

f

樊琦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受采访

 

师者之师

每个师者曾经都是学生。当我们问及樊教授在求学期间的经历时,她满是怀念地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原来,曾经也有老师给樊教授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并对她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梁必骐教授是樊教授的硕导,也是引领樊教授走上科研道路的第一人。她说,在那个电脑还未普及的年代,梁教授用红色的圆珠笔将她写的第一篇论文改得“面目全非”,论文上的每一处不当措辞,甚至还有每个使用不当的标点,都被梁教授一一修正了。如此这般严谨的治学态度至今仍深深震撼着樊教授。读博时,导师王安宇教授则帮助樊教授明确了她未来的研究方向。在她眼中,王教授是一个敏锐性和前瞻性极强的人,早在2000年,他便为樊教授指明了研究大气污染的方向。现如今,樊教授也在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识的远见带领着自己的学生走好科研道路。她将此称为一种师生之间的传承

从教感想

为何会选择从教?樊教授回忆道,在自己读博期间第一次在几百人面前做大会报告时,当时在场的吴兑研究员对她讲了一句话:“你适合做老师,你的口才不错,表达能力也很强。”这番话在当时还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樊教授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樊教授坦言,有时候导师和前辈比学生自己更加了解学生,他们更能发掘学生身上未知的潜能。在为人师的今天,樊教授也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不断地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可造之处。

作为老师,我所有的骄傲感和自豪感都来自于学生们的成长”这是樊教授从教16年来最深的感受。“每到毕业季,看着同学们从稚嫩变为成熟,能够亲历他们的成长变化过程,分享他们的喜悦,我觉得南校康乐园中青草的味道仿佛都不一样了”樊教授笑意融融地说道。在樊教授的眼中,开学季迎来新的面孔之时则是又一个自己和同学们一起成长的起点。

师生轶事

    当我们问到樊教授和学生间发生的难以忘怀之事时,她想起2006级应气班的学生在教师节时给她送了一个装满全班人的手写便签的瓶子。“那里面有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您教的统计学是我有史以来上过最好的课。那一刻,我是真的非常开心!”樊教授兴奋地回忆起当时那一幕。除此之外,在教授大气科学基础时,樊教授布置了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课题调研和小组展示任务。其中有两个小组分别以会议形式模拟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气候谈判和以新闻联播播报的方式展示了调研成果。“不同于以往千篇一律的PPT,学生们的展示出乎意料地惊艳了我,他们是实实在在花了心思的!”谈到优秀的学生,樊教授脸上满是欣慰和自豪。

f

谈到自己的学生,樊琦老师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师者风范

    现在,樊琦教授作为大气物理与化学教研室的筹备人,已从教十六年,经验丰富。对今年大气学院新来的老师,樊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向老教师们学习,取经,以弥补自己教学经验上的不足;向同学们寻求反馈,与同学们多讨论,以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式方法;为自己所授的这门专业课设置一个大框架,明白各个知识点所在的环节以及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懂。樊教授还不忘指出,课堂教学还要争取与时俱进,同时要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多做讨论。在樊教授心里,教学就好比做科研,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hh

樊琦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建议

 

樊琦教授对自己的未来教学方面亦有长远规划,她表示自己现在主要在尝试如何让课堂的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同时,还很注重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钻研相关内容,能够渐渐过渡到老师和学生一人一半的状态。此外,樊教授也期望能对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遥感这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打包,构建一个更大的知识框架。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解决模型认知方面的问题,她与其他老师正在尝试准备一个“虚拟仿真”的教学实验。

为师之道

    何为“为师之道”,樊琦教授用了一句古话“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对大学老师来说,“传道”,意味着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朴素的真理去引导学生。樊琦教授尽自己所能的去做到在课堂上能以知识“喂饱”学生,而同时樊琦教授也非常乐意为学生在各方面答疑解惑——她欢迎学生们在课堂上或通过微信等方式积极咨询学业以及生活上的问题。在她看来,一名老师的自豪感的由来,便是学生们能够有着各自的发展,自己能够桃李满天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准则,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才是真正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 “大先生”

谨记使命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并强调教师要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认知,樊琦教授明确道,这应该是所有老师站上讲台前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樊琦教授始终不忘初心。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关注、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茁壮成才。

樊琦教授不仅是一个教书匠,更是学生们可信、可敬、可靠的知心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樊教授认为首先要保证自身的政治素质过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不偏移这一根基,然后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表率,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最终才能为社会育人才、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