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7月9日-13日,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中国宣讲团应邀赴我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暑期系列讲座。本次活动持续5天,由我院承办,共邀请到宣讲团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研究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华博士、学院董文杰院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高云等在内的17位国内顶尖科学家开展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掌握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培养青年学子以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气象学科的未来。

活动首日,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原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作为系列讲座的第一位开讲嘉宾,就气候变化科学的概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主要结论以及气候变化科学未来的发展等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秦院士指出,IPCC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但有一点必须明确——IPCC并不是直接在一线做研究工作。它其实是一群在一线工作的科学家共同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估,从全球尺度到区域尺度提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难关还需要进一步攻克。所有的结果最终会整理成一份评估报告,并向有关机构提供未来发展的建议。这也是IPCC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所在。秦院士在讲座中动情寄语,期待广大青年学子能为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开讲

本次系列讲座的17位主讲嘉宾先后就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减缓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预估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报告,同时也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国的减排行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介绍,与学员们一同探讨了气候变化问题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在短短的5天里,学员们过得非常充实,反响良好。他们认真听取每一场报告,积极发问,课堂互动气氛热烈。除了报名学员的热情参与,本次系列讲座还吸引了来自校内公共卫生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等单位的青年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他们表示本次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与我国气候学界知名学者充分交流与学习的宝贵机会。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学院院长董文杰授课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姜克隽研究员主讲气候变化适应、减缓与可持续发展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翟盘茂研究员讲授气候系统变化专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姜彤教授作专题报告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学员在课堂上积极提问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之余,学员们还主动邀约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绍洪做了深度的采访交流。在采访中,学员们就各自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学术问题、气候变化引起的社会问题以及做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规划等向两位专家老师请教。在谈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与交叉学科的关系时,秦大河院士认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多学科构成的一个链条,而气候系统的问题涉及到五大圈层,因此必然存在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于青年学生,如果要做到在研究中有不同学科的交融,首先要把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搞清楚,例如各种量化指标,风险,评估等;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进去,方能成为未来气象领域的新型专家。吴绍洪研究员在交流中鼓励学员们要善于对自己定好位,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在哪些领域,再持之以恒地钻研、学习。作为资深学长,他还鼓励青年学生不管在学院还是个人的发展上都不要怕同行的竞争,要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人之长,抓住中大所处位置的地理特点去开展研究,做到错位特色发展。最后,秦大河院士与学员们共勉:气象事业千秋万代,需要很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去完成这一使命。大气科学学院在培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人才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秦大河院士接受学生采访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吴绍洪研究员与学生交流

 

7月13日晚,伴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邵雪梅精彩报告的结束,本次系列讲座圆满落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建林在总结发言中代表主办单位对所有主讲教师致以衷心的感谢,也给学员们5天以来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点赞。杨书记与学员们分享了12年前他和邵雪梅教授远赴阿里参加青藏高原国际科考队的宝贵经历,对以秦大河院士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在气候变化学科领域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奠基性贡献致以崇高敬意。杨书记指出,IPCC的目标实现主要取决于政府、学界和公众的“知行合一”,而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知”的问题。他勉励青年学子在气候变化学科的发展中能“后浪推前浪”,在做研究、做学问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努力钻研,持之以恒,享受这个过程,从现在起就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系列讲座的学习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被每一位主讲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所感染。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邵雪梅教授讲授全新世气候变化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杨建林书记总结发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宣讲团应邀到校开展“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系列讲座

 

全体师生合影

      据悉,本次活动有100余名学生在网上报名参加,他们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十几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学科专业背景涵盖大气、环境、地理、海洋、公共卫生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学术交流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