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大气科学分论坛
2016年6月19日上午10点,第二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大气科学分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一号会议室正式召开。
本次大气科学论坛邀请了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国际著名气候学家陈德亮院士、中科院大气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郄秀书主任等20位国内外学者参加,我校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杨建林书记、王雪梅副院长及学院师生代表出席。

第二届中山大学珠海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大气科学分论坛代表合影
会议伊始,各位学者依次上台展示学术报告,并与现场听众互动交流,共同探讨。

与会人员正在听学术报告
首先由来自瑞典皇家科学学院的陈德亮院士做“Regional changes over Tibet: An Earth System Science perspective”的报告,陈德亮院士分别从”Earth System Science: need regional focus”和“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s over Tibet”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自己的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学院的陈德亮院士做“Regional changes over Tibet: An Earth System Science perspective”的报告

中国气象研究院的武炳义研究员做“海冰对气候异常的影响”的报告

大气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郄秀书主任做“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雷电-动力-微物理协同观测实验及资料应用”的报告

大气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卞建春副主任做“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大气象平流层输送过程的研究”的报告

新加坡-麻省理工联合研究中心李显祥做”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Climate Research in Singapore”的报告

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员Benjamin Parr做“Countries key to achieving a 1.5C Paris Agreement: Political and policy directions”的报告
论坛期间,学院新闻报道小组对来自新加坡麻省理工联合研究中心的学者李显祥博士进行了采访,其表示,大气科学这门学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山大学对他非常有吸引力,并就城市热岛及区域气象模式相关方面的研究回答了我院学生的提问。

李显祥博士接受采访
相继其后,郑越等其他受邀学者也顺利完成学术报告。论坛最后,董文杰院长高度评价了此次参与论坛学者所做的报告,感谢大家对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欢迎各位学者加盟我校,共同为大气科学的发展奋斗。至此,大气科学分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