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ner
《Nature》发文提出“扭转土地退化曲线”全球方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参与的由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Fernando T. Maestre教授领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首席科学家Barron J. Orr等21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于2025年8月13日在《Nature》上发表题为《Bending the curve of land degradation to achieve global environmental goals》(扭转土地退化曲线以实现全球环境目标)的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全球方案,旨在重塑食物系统,逆转全球土地退化趋势,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推动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未来。

  粮食生产是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地球可用陆地表面的34%。根据目前的消费趋势和政策,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至42%。粮食系统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驱动了80%的森林砍伐,占全球淡水消耗量的70%,是陆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粮食生产的压力加大了土地退化的风险(图1),导致严重的环境成本: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枯竭和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农业助长了土地退化率上升,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保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福祉的重大威胁。因此,粮食系统改革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解决机会。

图1 2020年全球土地退化范围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基于科学的粮食系统干预措施。相较于2020年,预计到2050年可减少全球54%的土地退化和56%的粮食生产用地,在2050年之前扭转土地退化曲线(图2)。这些措施包括:

  (1)减少75%食物浪费:通过改变生产激励、监管框架和消费者行为,例如防止生产过剩、促进食物再分配、开展儿童教育等,到2050年将食物浪费减少到2020年的75%,可节省1342万km²的土地。

  (2)恢复50%已退化土地:通过扩大可持续土地管理(SLM)和赋权小农户,恢复50%的退化农业用地,通过包容和公平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恢复50%的退化非农业土地,从而节省306万km²耕地和987万km²非耕地。

  (3)转向可持续水产饮食模式:通过促进膳食转变,用可持续的海产品替代70%的红肉消费,用海藻替代10%的蔬菜消费,以减少环境足迹,可节省1750万km²土地。

图2 当前全球退化土地和受保护土地的范围及三种情景下2050年的范围预测

  此前提出的“自然关系指数”(NRI)回答了“如何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本研究则进一步阐明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研究团队呼吁联合国的三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与《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围绕共同的土地和食物系统目标,携手应对当前复杂和相互关联的全球危机,推动实现关键进展。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Fernando T. Maestre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傅伯杰院士等为合作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JKP1_AAZLdOdo26cQEYog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